安东尼‧凡‧戴克—17世纪艺坛超级明星
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拿桂冠的查理一世和玛丽亚‧亨丽埃塔》局部,1632年作,布面油画,纽约弗里克收藏馆藏。(Courtesy of The Frick Collection)

font print 人气: 1140
【字号】    

【大纪元2016年05月05日讯】(英文大纪元记者Kati Vereshaka报导,张小清编译)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形:对一部大片的过度炒作,让我们无法再享受不带观念感受电影的原初乐趣,我们的观影经验因此有所保留,也变得有点玩世不恭。然而就佛兰德斯(今比利时)画家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Anthony van Dyck,又译范戴克,1599—1641)的肖像画来说,无论你在观展前读到多少盛赞之语,也不会影响你亲睹画作的体验。在这里,你可以信任宣传语。

“凡‧戴克:肖像的解剖学”(Van Dyck: The Anatomy of Portraiture)画展眼下正在纽约弗里克收藏馆(Frick Collection)展出,这是20年来美国首次举办大型的写实肖像画个人展览。展品约100件,包括油画、版画和素描等,充分展示了令凡‧戴克一举成名的惊人天赋。

作为英王查理一世时期的宫廷首席画家,凡‧戴克在欧洲和欧洲之外都改变了肖像绘画的发展进程,这次展览就是其艺术造诣的极好见证。

进入弗兰斯‧斯奈德斯和玛格丽特‧德沃斯的世界

才及弱冠之年,凡‧戴克已经获得画家同行的赞誉和信任,从他在1620年前后为画家弗兰斯‧斯奈德斯(Frans Snyders)绘制的肖像中即可见出这一点。斯奈德斯是西班牙国王最喜欢的静物、动物和狩猎场面的宫廷画家之一。这幅肖像旁边展出的就是凡‧戴克为斯奈德斯之妻玛格丽特‧德沃斯(Margareta de Vos)所作的肖像。

幸运的是,这两幅作品都被亨利‧克莱‧弗里克(Henry Clay Frick)收藏了,这位工业巨头出身的大收藏家对购进互有关联的作品情有独钟。

而功成名就的斯奈德斯竟委托一位20岁的同行来绘制肖像,这极好地说明了凡‧戴克的才华多么早就获得了认可。
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弗兰斯‧斯奈德斯像》,约作于1620年,布面油画,纽约弗里克收藏馆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
 

凡‧戴克对两位主人公的描摹令人叹止:从有精致镶边的华丽黑色装束(特别是德沃斯衣服上闪烁的金色刺绣),到看起来相当怪的纤细手指……而最终抓住你的还是他们的眼睛。借用今天“漫画泡泡”的用语,和他们对视的一瞬,是个极富冲击力的“KAPOW!”(大爆炸)时刻。当代的动漫画家们通过拟声词引起观者注意,而凡‧戴克则是通过他炉火纯青的写实肖像画技艺。

暂离纽约分分钟的繁忙,留出一小时与这些人物静静对视吧——他们出自凡‧戴克的笔端,体现着伟大艺术的力量,堪称现实主义、人本主义和艺术灵性的范例。

斯奈德斯久已故去,凡‧戴克也在42岁就离开了人世,想及此,当画中人满怀自信地看向你时,他们身上的那股生命力不能不让你惊异。

展览中年代最早的作品是凡‧戴克的一幅自画像,作画时他年仅13至15岁。少年人的活力、躁动与傲气跃然画上。仅仅用“技艺纯熟”还不足以形容,对当时的艺术界来说,这幅画名副其实是一部宣言。
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自画像》,约作于1613—1615年,木板油画,维也纳艺术专科学院博物馆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自画像》,约作于1620—1621年,布面油画,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。(Courtesy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)

 

在鲁本斯画室

凡‧戴克1610年成为画家亨德里克‧凡‧巴伦(Hendrick van Balen)的学徒,三年后(14岁左右)进入了著名安特卫普画家彼得‧保罗‧鲁本斯的画室。他很快成为鲁本斯的得意门生,未满20岁时,就已经在辅助鲁本斯完成大幅的委托画作了。

“作为一个少年人,他对鲁本斯的模仿惟妙惟肖,我们几乎很难分清他们两人的作品。”弗里克收藏馆欧洲绘画部北方巴洛克绘画助理策展人亚当‧埃克(Adam Eaker)说。

凡‧戴克的画法

在楼下的展厅,我们得以更近距离地感受凡‧戴克的作品。他的大型肖像画具有震慑力,而这些习作,这些纸本的炭笔线条,则是其才赋与绘画过程的明证。

凡‧戴克保存至今的头像素描为数不多,这让展览负责人斯泰恩‧阿尔斯廷斯(Stijn Alsteens)感到困惑,阿尔斯廷斯现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素描版画部负责人。着手策划这次展览时,他曾预期找到更多,“因为凡‧戴克被公认为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肖像画家之一”。

他解释说,安东尼‧凡‧戴克存世的素描约300幅,肖像习作占三分之一强。数量不多的原因,是凡‧戴克更喜欢直接在画布上起稿。对于尺幅较大的画作,如为英国王室绘制肖像时,凡‧戴克先在一块较小的画布上画了一幅习作,题为“伊丽莎白和安妮公主,查理一世之女”(1637年),在这次展览中也可看到。
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伊丽莎白和安妮公主,查理一世之女》,1637年作,布面油画,爱丁堡苏格兰国家肖像画廊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
 

下面一层展厅里陈列有约60幅素描,这是凡‧戴克《图像集》(Iconography)草图最为集中的一次展出。它们给观众带来深深的喜悦,在这里,我们得以最近距离地钦羡凡‧戴克的艺术家之手。

《图像集》是一组肖像版画,刻画了凡‧戴克时代的名人们,包括王室、政治家、将军、艺术家和学者。在展出的素描草图中,我们得见描绘“小彼得‧勃鲁盖尔”(Pieter Brueghel the Younger)的一幅黑色炭笔素描和一幅蚀刻版画,还有凡‧戴克的第一任老师亨德里克‧凡‧巴伦的素描肖像。
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小彼得‧勃鲁盖尔像》,约作于1627—1635年,蚀刻版画,美国哈佛大学佛格美术馆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弗兰斯‧斯奈德斯像》,约作于1627—1635年,蚀刻版画,美国哈佛大学佛格美术馆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亨德里克‧凡‧巴伦像》,约作于1627—1635年,蚀刻版画,美国洛杉矶保罗‧盖蒂博物馆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
 

而对同乡艺术家弗兰克斯(Sebastiaan Vrancx)的描绘,则显示了简约的线条可以容纳多少信息,以传达出主人公的个性。

埃克介绍说,《图像集》中的版画一直是像美国一度流行的“棒球球员照片卡”那样来流通,就是人们可以只购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肖像,再自己装订成册。该展的展柜里就有这样一本存世的自订《图像集》。

看起来,艺术家首先会对着画主作一幅细致入微的黑色炭笔素描,然后,会在木板上将其转换为黑白灰色调的油画(grisaille),作为雕版的辅助参考。展览中有四幅这样的油画连同原始的炭笔画一起展出,让人流连忘返。
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加斯帕‧吉瓦茨像》(Gaspar Gevaerts),约作于1627—1635年,木板单色调油画,英国北安普敦郡鲍顿宫收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
 

展出的一些蚀刻版画也说明了为什么凡‧戴克在史上最伟大版画家中也有一席之地。他并未将制版委托给不认识的雕版师,而是与精心挑选的合作者密切配合,敏锐地观察着自己素描和油画中的光影在他们手中的转换。

《拿桂冠的查理一世和玛丽亚‧亨丽埃塔》局部,这幅蚀刻版画是罗伯特‧凡‧弗洛厄斯特(Robert van Voerst,1597—1635/36)1632年据安东尼‧凡‧戴克的油画雕版制作的,温莎堡伊丽莎白二世王家收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Times)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拿桂冠的查理一世和玛丽亚‧亨丽埃塔》局部,1632年作,布面油画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
 

游历各国

凭借艺术上的成功,凡‧戴克从家乡佛兰德斯来到了意大利、法国,最终进入了英王查理一世的宫廷。

凡‧戴克共为查理一世大约画了40幅画像,为他的王后玛丽亚‧亨丽埃塔画了30幅左右。第二次在英国逗留时,他不仅受到了国王的持续资助,也被册封为爵士。不幸的是,这里也是他早逝之地,死因似与过度疲劳有关。

无论是透过炭笔线条还是油画笔触——画布上精心铺陈的颜料召唤着光影,凡‧戴克的这些画作都引出一个问题:一个人的灵魂会给后世留下怎样的印迹?

凡‧戴克让我们直面人类的生活情境而生出谦卑之感,同时,他也让心灵得到升华——这是伟大艺术的特点。如果一位艺术家可以跨越诸多世纪让后人反思艺术的当务之急,他就是完成了一项艰钜的使命。

“凡‧戴克:肖像的解剖学”(Van Dyck: The Anatomy of Portraiture)画展将于6月5日结束。 @*#
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凡‧戴克夫人玛丽‧鲁斯文像》(Mary, Lady van Dyck, née Ruthven),约1640年作,布面油画,马德里普拉多国家博物馆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凡‧戴克夫人玛丽‧鲁斯文像》(Mary, Lady van Dyck, née Ruthven)局部,约1640年作,布面油画,马德里普拉多国家博物馆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 Times)

 
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尼古拉斯‧拉尼尔像》(Nicholas Lanier),约1628年作,布面油画,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。(公有领域)

 

《安妮‧凯莉女士,后来的克兰德博女子爵和克兰布拉西尔伯爵夫人像》(Lady Anne Carey, Later Viscountess Claneboye and Countess of Clanbrassil),约1636年作,纽约弗里克收藏馆藏。(Courtesy of The Frick Collection)

 

安东尼‧凡‧戴克(1599–1641),《奥兰治的威廉王子与玛丽公主》(Prince William of Orange and Mary, Princess Royal),1641年作,布面油画,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藏。(Kati Vereshaka/EpochTimes)   

责任编辑:方沛

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,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。
related article
  • 班牙画家约翰•保罗•布兰奇(Juan Pablo Blanch Ribó)出身于绘画世家,是家族中第十二代画家。他的父亲和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对他影响至深。
  • 2016年1月1日下午,神韵纽约艺术团在美国德州休斯顿琼斯表演艺术剧院(Jones Hall for the Performing Arts)进行了第10场演出。现场观众对神韵演出高超精湛的舞蹈、色彩鲜艳明亮的服装、高科技动态天幕等赞不绝口,结束时纷纷起立鼓掌表达对神韵的赞叹与感谢。
  • 在莫高窟,还有更为完美,没有断臂的菩萨像。 那就是盛唐第四十五窟和第一百九十四窟的菩萨像。 这两尊菩萨像,代表了中国古代人物塑像的最高成就。
  • (大纪元记者伊铃报导)艺术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,许多家长都会为孩子选择不同的艺术课程。家长送孩子学艺术课程的心态和目的都不同,对孩子的期望值也不相同,对待孩子的方式、方法也不同,孩子的反应也不同。
  • 1名美国画家2013年在纽约港口将瓶中信投入海中,瓶子飘洋过海5700公里,最近在法国西南岸被发现,有趣的是,捡到的人也是画家。
  • 顾恺之多才多艺,善作诗词、精于书法,尤其擅长绘画。因为他的才华多元,当时的人称他有“三绝”:“才绝、画绝、痴绝”。他与曹不兴、陆探微、张僧繇合称“六朝四大家”。
  • 清明节既是一个节气,也是一个节日,“物至此时,皆以洁齐而清明矣”。清明祭祖自周朝开始,到唐朝成为官方节日,宋朝极盛,元朝多从本俗,明朝把清明列为“时享”,历经清朝、民国,一直到今日,一直保留着清明祭扫,怀远追祖的传统。
  • “看了神韵会三天睡不着,因为很感动、很好看!” 2016年4月9日午间,主张书画合一,擅以稻草笔写书法的知名书画家张小峰,观赏了神韵艺术团在台中的演出后,对晚会赞叹有加。
  • 4月14日下午,水彩画画家Gloria Walter在观看了神韵纽约艺术团在洛杉矶柯斯塔梅莎(Costa Mesa)橙县表演艺术中心的精湛演出后,她赞叹神韵演出与天幕的画面配合非常完美,她盛赞天幕设计巧思聪
评论